最近遇到的一篇文章『一个大脑,两种语言』恰好触及了我在思考的问题:由于英语词汇的缺乏,以及汉语隐约被邯郸学步的状况,由于缺少了思考的工具,我整个人似乎都变得有点单纯。

大概感觉是这样的:或许,对某事物,我产生了某种 复杂/不简单 的感想。由于感想不简单,所以有表述压力。有时在社交场合能够顶着压力,抓着别人的注意力,硬是虽然磕磕绊绊但是毕竟地表述出来;然而更多的时候由于机会不等人去构造句子,这一「复杂的感想」便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——并且,会被我「懒惰」的脑给稍稍忘记掉。久而久之,复杂的感想便「懒得冒出来了」。

可以预见,就像一个小朋友学习各种新的抽象概念的过程一样,随着词汇的硬储备的增加,一些「复杂」的想法应该能够相比现在而言更自如地萌发并被表述出来。但是这显示出了一个问题:难道每门语言都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吗?

我的初步推测:这待定。这一过程是否必须经历,取决于学习语言的方法。如果是构建一个从外语到母语的概念映射表的话,此过程非必须。如果是构建一个从外语直接到实际抽象概念的映射表的话,此过程必须。前一种过程不妨简称为「转译」;后则不妨称「理解」。两者各有其代价:「转译」当场调用缓慢;「理解」前期准备缓慢。